我院援湖北勇士平安回歸:白衣執甲,逆行出征,繁花似錦,勝利凱旋
“湖北再見,武漢再見!”3月24日中午,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廣西第六批援湖北醫療隊正式踏上歸途。我院援湖北醫療隊員蔣紅梅、蔣芳、桂昕云、林海華、鄒珊珊,作為桂林最后一批援湖北醫療隊員于今日凱旋。35天里,她們曾決戰離華南海鮮市場最近的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參與抗疫一線工作,生死砥礪,浴血奮戰,用過硬的專業技能、耐心護理以及愛心陪伴救治著每一位新冠肺炎患者,換得武漢人民鄭重的一聲:“幸得有你,山河無恙。”
今天是廣西第六批援湖北醫療隊返程的日子。當天早上9點,武漢市政府在醫療隊住宿的酒店門口舉行歡送儀式。下午4點10分,醫療隊員抵達南寧吳圩國際機場,將在南寧定點酒店進行隔離休整。
自2月19日我院代表桂林市首支中醫醫療隊出征湖北,至今已有35天。出發前,5名援湖北“花木蘭”宣誓:“面對疫情,我們選擇逆風前行。醫者天職,我們自愿出征。牢記醫者初心,不辱醫者使命,堅決服從指揮,不負組織重托,不負醫院期待,全力以赴,戰勝疫情,平安凱旋。”如今,她們圓滿完成了任務。繁花似錦,春風十里都為迎勇士回歸。作為我院援湖北醫療隊隊長蔣紅梅說,“看著一起并肩而來的戰友,又一同攜手回家是現在最開心的事情。”
我院援湖北醫療隊所在的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是武漢市十家定點醫院之一。除原有患者,還接受從方艙醫院轉過來的重癥和危重癥患者,面對的病人數、工作量明顯增大,但隊員們始終牢記自己肩上的重任和使命,與同仁并肩作戰、抗擊病魔。
經過前期的感控培訓和進病區前的籌備工作,2月25日,廣西第六批援鄂醫療隊正式接管武漢中心醫院后湖病區發熱11病區。醫療隊接到的任務是入駐武漢中心醫院后湖院區籌建一個40張床的重癥病區。病區主要用于收治方艙醫院篩選出來的病重患者。與普通病房不同,醫務人員都需要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這也導致行動不便和視野受限,穿刺、輸液等常規操作變得更加困難。為了更好地進入工作狀態,5名隊員小心翼翼地配合著各項培訓和學習,特別是穿脫防護衣是培訓的重中之重,反復練習,直到晚上所有隊員都散場才不舍地離去,回到宿舍大家還在討論各種練習心得和方法。除了培訓,各專項小組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因病區所有患者都不能有家屬陪護,從洗漱、飲食到清潔打掃,從消毒、送藥到輸液打針,大小便護理工作都由護士們完成。一旦進入病區,穿著紙尿褲,不吃不喝,一班工作6個小時。上午進入病區接班,下午走出病區時,她們所穿的最內層的手術衣早已濕透,防護衣物和護目鏡在臉上留下深深的勒痕。由于長時間地佩戴護目鏡和N95口罩,她們的鼻梁雖然粘貼了水膠體保護,但還是被壓傷了。輕傷不下火線,她們都希望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隨著廣西醫療隊工作的有序進行,病人病情逐漸穩定,出院患者逐漸增加,她們的工作也獲得了武漢患者們的肯定。由于隔離需要,病區里的清潔衛生、重病患者的生活護理都由醫護人員完成。尤其是病區里還有一些特殊病人,他們沒有生活自理能力,醫護人員還要承擔家屬的角色,不僅要為病人整理被褥、遞水喂飯、翻身拍背,還要清理便器等,隊員們還會幫病人清洗替換下來的衣服。
讓隊員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95歲的離休干部。“當時我們接管這位病人的時候,他是帶點情緒的。老人精神差,胃口不佳,沒有力氣說話,不太愿意跟醫護人員溝通。”領隊給蔣紅梅反映這位老人不配合治療的情況。蔣紅梅馬上去跟他做思想工作。通過溝通,蔣紅梅發現老人不是不配合,而是說自己年紀大了,要把缺稀藥物留給更需要的年輕人用。為了讓老人盡快得到有效治療,蔣紅梅拉著他的手和他親切溝通,最后這位老人終于答應配合治療。醫護人員真誠對待他,把他當親人,最終也獲得了他和家人的肯定,讓他們很是感動。由于老人每次的進食量少,醫療隊員們每隔2至3個小時就去給他喂食一次。為了防止他發生壓瘡,隊員們一同為他墊上氣墊床,每天為他擦洗身體,清洗衣服。老人漸漸開朗起來,愿意表達自己的需求,也一次次為醫護人員的暖心、周到服務點贊。經過兩周的精心治療和護理,老人的食欲明顯好轉,每餐飲食量增加,每餐能吃小半碗半流質食物。
隊員們說,她們最高興的是能聽到病人對工作的肯定。這位95歲的老人多次拽著隊員們的手說:“姑娘啊,你太好了,謝謝你啊!謝謝!”老人的家屬也深受感動,多次發信息感謝廣西醫療隊。如今,這位原本有20多種基礎疾病的95歲老人已達到出院標準了,馬上就能康復出院了,主流媒體湖北日報還專門對此事進行了報道。
在得知醫療隊員準備返程前,一位被廣西醫療隊救助過的患者還特意寄送錦旗給醫療隊員。錦旗上寫著:“千里馳援武漢,逆行天使動人心;鄂桂手足情深,醫術精湛抗病毒。”這也是醫療隊員返程前收到的最好的禮物,是對援湖北工作最好的肯定和褒獎。 (詹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