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手記|桂昕云:全副武裝的我是一只行走的“大白”
2月19日,帶著醫院領導、同事、家人、朋友的囑托,我們醫院一行5人踏上了前往武漢的征程。在飛機即將抵達武漢時,乘務長說:“待疫情結束,我們一個不少地接大家回家。”疫情早日結束,這是多少人的心愿。達到武漢后,機場大廳內除了各省市醫療隊、工作人員、志愿者外,幾乎空無一人,但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武漢人民的熱情,志愿者和工作人員高呼著口號,歡迎著各地的醫療隊伍。從行李的搬運到酒店工作人員的熱情接待,武漢人民用自己的方式對各地醫療隊表示著關心及照顧。
我們5人所在的廣西第六批援鄂醫療隊接管的是武漢中心醫院后湖院區發熱十一病區,武漢中心醫院后湖院區是較早接觸到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經過與中心醫院的工作交接,隊員們的培訓后,于2月25日正式收治病人。每次上班前,都需要進行一系列的穿戴,在感控組老師檢查無誤后才能進入病區。兩層帽子、兩層口罩、兩層鞋套、兩層手套,再加上防護服、隔離衣、護目鏡,真可謂是全副武裝。在厚重的防護服下,平時輕松的動作都變得非常笨拙,時間久了可能還會有窒息感存在,所以大家都會把動作放緩、放緩,不能著急。感覺自己像是一只行走的大白,希望給患者帶來溫暖。
病區內現有病人大多數都是輕癥,除了每天的治療,更多的是生活護理和心理護理,每次幫病人監測生病體征、血氧、發藥、打開水、遞上飯菜、詢問有無特殊飲食習慣、購買生活用品時,她們都一個勁地說著謝謝,生怕給我們添麻煩。
上班期間護目鏡可能會有霧氣遮擋視線、口罩、護目鏡綁帶隨著活動會有移位,壓著耳廓、頭發,像緊箍咒一樣。長時間的佩戴還會讓面部出現壓痕甚至壓瘡。但是再痛,脫隔離衣也要小心翼翼,口罩、護目鏡去掉的那一瞬間,感覺整個人都輕松了。這些還只是第一步,回到酒店還有一系列的消毒、清洗。待這些步驟都完成了才能夠真正的休息。
在武漢,雖然我們只能穿梭在醫院與酒店之間,但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武漢不曾有的風景,盼望疫情早日結束,讓武漢這座城市不再陰霾,讓空蕩蕩的街道早日恢復到往日的繁華,回到車水馬龍的喧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