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未來,停止過度使用和誤用抗菌藥物
每年11月第三周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世界提高抗菌藥物認識周”。細菌耐藥已經成為全球公共健康領域的重大挑戰,遏制與延緩細菌耐藥,今天不采取行動,明天就無藥可用。
什么是抗菌藥物
抗菌藥物是用來治療細菌真菌感染的一類藥物,它們可以殺滅細菌真菌或抑制細菌真菌生長,我們俗稱的抗生素、抗菌素等指的就是“抗菌藥物”。
但是,首先要明確,抗菌藥物不等于消炎藥,很多炎癥并不是細菌真菌感染引起的,關節炎、過敏性鼻炎等不是細菌真菌感染引起的炎癥,使用抗菌藥物治療時無效的甚至對身體有害。
常用的抗菌藥物有哪些
為了用好抗菌藥物,我們需要學會識別常見的抗菌藥物。首先,開處方的時候,醫生會告知您這是抗菌藥物;其次,藥盒上也會有標注,比如在“適應癥”里會寫到治療某些病原體(細菌真菌)引起的感染。
大家熟知的青霉素類(如阿莫西林)、紅霉素、頭孢(頭孢菌素)、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都是抗菌藥物。
為什么要慎用抗菌藥物
亂用抗菌藥物對身體有害,例如:損害肝臟、腎臟功能,導致兒童聽力受損,甚至致殘致死。
濫用抗菌藥物會使抗菌藥物失效,導致無藥可用,我們第一次使用抗菌藥物時,抗菌藥物能夠殺滅細菌,但是有些抵抗力強的細菌僥幸存活,剩下的就是“強壯”的細菌,“強壯”的細菌大量繁殖生長,細菌的抵抗力就會越來越強,抗菌藥物的效果就會越來越差。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細菌的耐藥性。
我們應該怎么做
01 不隨意購買抗菌藥物。
02 遵醫囑,只用對的藥,按正確的方法用藥。
03 經常洗手,保持衛生,避免感染細菌。
04 多運動,強身健體,增強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