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乳腺癌術后妊娠合并上肢淋巴水腫有療效
乳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是乳腺科的常見病種,但乳腺癌術后妊娠合并上肢淋巴水腫卻不多見。來自平樂縣的卜女士在右乳癌術后的第7年,懷上了自己的第二個寶寶,目前已有28周+,但是在上月她因右上肢突然紅腫疼痛,并高燒,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右上肢脈管炎,進行了抗生素等治療,疼痛得到明顯緩解,但腫脹程度卻更為嚴重,她自行外敷了消腫藥物后,右上肢及手掌出現了紅疹、脫皮、瘙癢癥狀,卜女士隨即到我院就診。
入院后醫生為卜女士進行了評估,進行了腫瘤項目、肝腎功能、血常規、ECG篩查,排除了乳癌血行轉移、妊娠水腫、右乳癌內臟轉移、靜脈栓塞等,結合其既往史,確診其為“右乳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綜合征”,經周徑測量,雙上肢最大差為285px,為Ⅲ度淋巴水腫,現在患者右上肢皮質增厚、變硬、還有部分角化的現象。卜女士得知右上肢腫脹與乳癌復發轉移無直接聯系后,心里放下了一塊巨石,但是腫脹的右上肢帶來的生活不便卻令她擔憂,如此腫大的右手穿衣很是費勁,而且脈管炎復發會成為不定時“炸彈”,如果生下孩子,怕是連最簡單的換尿片都成問題。
其實,卜某右上肢現在表現的是一種慢性淋巴水腫炎癥,因為腫脹過久沒有及時醫治,加上淋巴水腫后組織間隙富含蛋白質,微小的皮膚破損引起了細菌感染。所以抗生素對炎癥的控制是有效的。但剩下的淋巴水腫,肢體腫大,怎么解決?中醫認為,乳癌術后患肢水腫是由于上肢局部經脈受阻,氣血運行不暢,水液停滯導致,其發生和發展主要與手三陰經、手三陽經關系密切。
如果使用乳腺科的中醫循經淋巴消腫治療可以刺激患肢經絡系統,使之氣血通暢,推動停滯的液體運行,從而達到治療淋巴水腫的作用。將中醫經絡、穴位治療兩者相結合,體現中醫整體治療的辯證思路,既可以發揮中醫特色也可以解決患者痛苦,更可以提高淋巴消腫治療的效率,能促使患側手功能的恢復,盡早回歸日常生活。
經過5天的中醫循經淋巴消腫治療,患者雙上肢最大差值由285px減少到167.5px,卜女士非常滿意,手指靈活起來,右上肢的抬舉也沒有平時那么吃力。雖然淋巴水腫是疑難雜癥,但在醫生不厭其煩的傳教下,卜女士也學會了持續的自我淋巴引流、低彈繃帶的加壓以及自我鍛煉的功能操,為她早日康復增強了信心。(李泰萍 詹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