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幫助青少年養成健康的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3月29日,桂林市中醫醫院走進大河中心校,雙方簽訂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結對共建合作協議,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杏林青河”品牌活動,為小學生們開啟了一堂豐富多彩的中醫藥文化傳承之旅,引導幫助孩子們成為岐黃薪火的追光者、探索者。
疊彩區教育局副局長劉麗,桂林市大河中心校校長唐沖,桂林市中醫醫院黨委書記唐剛健、黨委副書記張筱栩出席活動,大河中心校師生代表和相關醫務人員參加活動。
唐剛健書記在致辭中強調,此次結對共建,將中醫藥文化引入大河中心校,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推動中醫藥文化精髓、歷史底蘊、優秀理念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讓同學們近距離接觸和體驗中醫藥文化,增進對中醫藥文化的理解與感悟,提升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為厚植文化自信添彩助力。同時也希望能夠與大河中心校一同在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中打造出優秀典范,與師生們共同畫好中醫藥文化同心圓,為他們“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打下基礎,讓同學們成為中醫藥傳承的新生力量。
疊彩區教育局副局長劉麗表示,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中醫藥文化納入中小學課程。大河中心校作為第一批自治區勞動教育示范校,積極開辟校內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通過中藥種植浸潤勞動美。此次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將獨具中國特色的文化瑰寶帶進校園是藥香與書香的碰撞,希望學校以此為契機未來積極探索打造中醫藥文化教育與學校特色勞動教育、科學教育相融合的“大河模式”,也希望學生們能積極參與到中醫藥文化勞動創新教育活動中,探索中醫藥知識的奧秘。
唐剛健書記與唐沖校長共同簽訂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品牌活動結對共建合作協議。隨后,三方領導共同為活動揭牌。
“同學們,算盤子的根長,需要將土挖深一點。”在中藥苗種植過程中,醫務人員耐心地向學生們介紹每種中藥苗的名稱、藥用價值等相關知識。學生們將醫院贈與的中藥苗種植在學校本草園中,并為其澆水、施肥,看著一株株嫩綠的小苗在自己的手中落地生根,學生們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其實桂林米粉的鹵水也包含了中藥材。”在陶藝室,唐書記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場豐富有趣的講座。唐書記以“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為主題,從生活中常見的藥食同源——桂林米粉入手拋出問題,鼓勵同學們參與到講座中。同時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科普了生活中常見的中草藥以及生活中的中醫藥文化,從中醫角度講解運動健康,幫助孩子們在運動中健康成長。
醫院還精心安排了四項中醫體驗展示活動,包含桂十味辨認展示、中藥藥膳糕點品嘗、中藥奶茶品嘗、香包展示,每個攤位前參觀體驗的學生絡繹不絕。
在“桂十味辨認展示”體驗中,醫務人員指導學生辨識廣西特色道地藥材“桂十味”,還邀請學生親身體驗艾條制作,讓他們從視覺、嗅覺、觸覺等多種感官方式,感受中藥材的獨特魅力。
“這是桂花茯苓糕,營養健康,大家快來嘗嘗。”醫院還特別準備了多款以中藥材為原料制作的糕點,這些糕點不僅美味可口,而且富含營養價值。學生們在品嘗的過程中,滿足味蕾的同時,也對中醫藥膳的制作與功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中藥奶茶品嘗體驗中,同學們第一次品嘗到融合了傳統中藥配方和現代飲品創意的中藥奶茶,奶茶口感醇厚,健脾開胃,受到了師生們的歡迎和點贊。
“同學們,把這幾味中藥粉裝進小內袋里,再置入香囊外袋中,一個扶正驅邪提神醒腦的香包就制作好了……”在中藥香包制作體驗及佩戴中,經過醫務人員的悉心指導,孩子們都親手制作或者佩戴了中藥香包。
此次活動讓孩子們在聽、認、觸的直觀感受下,進一步體驗了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讓同學們近距離了解中醫藥、感受中醫藥、學習中醫藥,從小樹立對中醫藥知識的正確認知,更好地做到了中醫藥文化的傳承。(黃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