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桂林市中醫醫院泌尿外科病房上演溫馨一幕,83歲高齡的許爺爺,在全家人的陪同下,懷著滿心的感激,將兩面錦旗和一個畫有醫院logo的蛋糕親自送到醫護人員手中,許爺爺及家人表達了對醫務人員的感激之情,“非常感謝你們的精湛技術和辛勤付出,因為有你們,我才能順利康復。”許爺爺家人還特意對醫護人員發表了感言,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原來許爺爺多次經歷了與前列腺疾病的抗爭,如今在桂林市中醫醫院泌尿外科團隊的精心治療下,終于戰勝病魔,重新回歸快樂的老年生活。
分別在15年前和6年前,許爺爺皆因排尿困難,在其他醫院診斷為前列腺增生,并接受了兩次前列腺增生腺部微創電切手術,兩次術后病理均沒有提示癌變。
但最近半年,老人又開始出現排尿困難、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在醫院檢查后發現血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明顯增高,進一步做前列腺核磁共振檢查,提示前列腺腫瘤侵犯雙側精囊和膀胱頸。
在家人的多方打聽和推薦下,許先生找到了張家杰主任。張主任結合患者的癥狀、血PSA值以及影像資料,為患者制定了規范而周密的診療計劃。首先為其進行前列腺系統與靶向穿刺活檢,病理結果證實為高危前列腺癌。張主任團隊一邊積極安撫患者,鼓勵他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立即配合新輔助內分泌治療,暫時控制了活躍的腫瘤細胞,為后續的治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據張家杰主任介紹,對于前列腺增生手術,80至90歲甚至超過百歲的老人可以進行耐受手術。然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手術由于過程復雜、難度大、風險高,被列為泌尿外科的四級手術。以往,一般認為超過75歲的患者便不再推薦進行此手術。但根據最新國內外診療指南,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手術已不再以年齡作為僅有的限定因素。決定是否手術,需要綜合考慮腫瘤的危險程度、患者的預期壽命以及整體健康狀況等因素。
許爺爺已經83歲高齡,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等基礎疾病,還曾經歷過兩次前列腺增生手術,且面臨著局部精囊腺侵犯、與直腸及周邊組織粘連嚴重、前列腺明顯突入膀胱等多重手術難題。但老人平時還可以參與老年合唱團、廣場舞等活動,未來也希望能繼續回歸健康生活。經過醫院多學科MDT會診和全面規范的評估后,張家杰主任決定盡一切力量,為許老先生切除癌灶,幫助他重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
經過精心的籌備和部署,泌尿外科團隊成功地為許老先生實施了腹腔鏡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以及髂血管、閉孔神經淋巴結清掃術。再經過中西醫結合治療,許爺爺康復出院。出院后,經過兩次復查,腫瘤指標物PSA均顯示為“0”,提示手術達到了非常良好的瘤控目的。許爺爺目前已重新回到了他熱愛的老年活動團,繼續享受著快樂的晚年生活。
對于年齡超過80歲、合并多種基礎疾病、有多次前列腺手術史以及局部浸潤嚴重的前列腺癌患者,實施微創腹腔鏡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手術,在現實中少之又少。桂林市中醫醫院泌尿外科團隊成功完成高難度手術,展現了他們高超的醫術。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多發于老年人,是困擾老年男性排尿尤為常見的兩大原因。前列腺癌也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統中尤其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20年的統計數據,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在男性所有惡性腫瘤中位居第二,僅次于肺癌。近十年來,隨著腫瘤指標篩查的逐步推廣,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和檢出率均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因此,提高公眾對前列腺癌的認識,并加強對前列腺癌的篩查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主刀醫生大外科主任、泌尿外科張家杰主任醫師表示,自去年7月以來,醫院收治的腎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患者明顯增多,僅前列腺癌患者已近40例,采用的診療方式包括經直腸或會陰前列腺系統+靶向穿刺,腹腔鏡前列腺根治性切除術,傳統或新型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而中醫藥聯合輔助治療貫穿了整個治療過程的始終。
泌尿外科、蛇傷科主任劉治昆介紹,中醫在治療癌癥方面,講究辨證論治,注重調節。中醫藥與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等方法配合應用,有助于緩解癥狀,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
(詹金容 黃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