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體檢時在看到“肺部結節”“磨玻璃樣”等字樣,都會有些疑惑甚至恐慌,肺結節是什么?結節就是癌嗎?需要動手術嗎?由于肺結節的呈現形式多樣,部分良、惡性結節表現相似,加上個體化差異等因素,要準確區分確實具有一定難度。
對于這些問題,桂林市中醫醫院開設肺小結節專病門診,為患者提供專業診斷,制定更個體化、精準化的治療方案,讓患者不再“病急亂投醫”,為市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專業的診療服務。
什么是肺結節?
肺結節實際上是一種影像學概念,指直徑≤3 cm的局灶性、類圓形、密度增高的實性或亞實性肺部陰影。肺結節不等于肺癌,引起肺部結節的原因很多,如腫瘤、炎性假瘤、結核、真菌感染、霉菌感染等情況。肺結節的分類依據直徑大小大致分為:微小結節(3.0~5.0mm),小結節(5.0~10.0mm),結節(10.0~30.0mm);肺結節的良惡性與結節的形態、密度、大小及患者的年齡密切相關。醫院配備有高分辨率螺旋CT,<5mm的微小結節也能盡早發現。輻射較小的低劑量螺旋CT適用于體檢或定期隨訪肺小結節。
如果發現肺結節怎么辦?
肺內結節,不容忽視,但也不必驚慌。肺部小結并非一定就是肺癌,惡性腫瘤遠少于良性病變。
如果在體檢時發現肺結節,首先不要焦慮,應盡早咨詢專科醫生專業意見,做出正確的處理,避免置之不理,導致錯過較佳治療期,延誤病情。針對結核、真菌及其他特殊病原菌引起的炎性結節,可行肺泡灌洗、痰涂片、細菌培養、病原菌宏基因檢測等明確病原學,鑒別結節性質。
如果是良性結節,患者需要進行年度隨訪觀察;
如果是可疑惡性結節,需要進一步檢查、隨訪、多學科會診;經皮肺穿刺活檢技術可明確肺結節病理診斷。醫院率先開展的經皮經同軸針吸活檢術可以較小風險完成肺門、縱膈、心臟大血管旁等危險部位的肺結節活檢;
如果是惡性結節,需要進行分期與臨床干預。心胸血管外科開展胸腔鏡微創術可對肺結節實行切除。針對高齡、體弱、肺功能差的患者,醫院開展的經皮穿刺微波消融術,以針代刀消除肺結節,局麻、微創無切口。
中醫方面還能通過辨證論治,以益氣補肺、活血化瘀、消瘀散結等為法,進行中藥內服外敷治療肺結節。(鄧琴 詹金容 黃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