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耕耘,名醫薈萃;薪火相傳,名科云集;時至茂年,芳華更盛。
1958年,正陽路保健聯合中醫院是桂林市中醫醫院雛形,經桂林市委批準,桂林市11家聯合診所正式組建桂林市中醫醫院,拉開了醫院生存發展的序幕,讓桂林歷史彌久的中醫文化在這里得以傳承。
65載兼容并蓄,65載砥礪奮進,一路走來,桂林市中醫醫院全體醫務人員與時俱進、勵精圖治,在每一時期都走出了符合時代特色、切合醫院實際的發展道路。特別是近年來,醫院領導班子高瞻遠矚,整體規劃醫院發展藍圖,以科學管理、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專科特色、醫療服務、人文關懷、國內外合作與交流為抓手,持續推進醫院的高質量發展。
懷大醫之心,走大醫之道,65年來,一代代桂林市中醫醫院人用自己的雙手將“仁愛、求實、創新、奉獻”的院訓精神薪火相傳,用精湛的醫術、優秀的品格奠定了桂林市中醫醫院闊步前進的堅實基礎。他們在各自研究領域逐漸開辟出了一片新天地,為桂林市中醫醫院的揚帆遠航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彰顯了杏林醫者的仁者大愛,譜寫了醫院跨越發展的新篇章。
時值桂林市中醫醫院建院65周年,恰逢載入史冊的光榮時刻:日前,自治區中醫藥管理局正式發文,確定了桂林市中醫醫院順利通過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復評審,標志著醫院醫療技術、服務水平、綜合能力實現新的跨越,醫院發展再次躍上新臺階。
醫院自建院第二年,正式搬遷至臨桂路。當年的139名職工從此開啟了雄關漫道的創業之路。從正陽路到臨桂路,市中醫醫院始終立于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的潮頭,為桂北地區的中醫藥事業發展立下了一座座里程碑。自1994年通過三級甲等中醫醫院評審,2012年、2019年、2023年相繼通過三甲復審,醫院在國家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中連續4年成績為A等。回望這一評審周期,市中醫醫院在守護人民健康的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中亮點紛呈,更濃縮著醫院65年來的發展成就。
堅持守正創新強化內涵建設助推高質量發展
從小平房到大樓房,從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老三樣”到B超、CT、核磁共振,從單一的銀針、草藥到多樣的中醫藥特色技術……市中醫醫院經過一代又一代中醫人前赴后繼的不懈付出和65年的傳承、磨煉,終于成長為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醫療服務能力和醫療服務質量發生了質的飛躍,廣大群眾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發展帶來的便利和服務。
卓氏乳腺腫瘤整形技術、ECMO技術、主動脈夾層腔內隔絕術、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動靜脈內瘺自體血管橋接術等先進技術不斷涌現,賦能專科的高水平發展。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十一五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乳腺科再次通過EUSOMA國際標準乳腺中心年度復審,骨傷科、內分泌科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專科,骨傷科、腦病科獲得廣西中醫重點學科建設單位,推拿科、心肺病科獲得廣西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單位。目前,醫院共擁有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2個廣西中醫重點學科、10個廣西中醫重點專科、12個桂林市重點專科,學科建設百花齊放。
不僅如此,醫院不斷拓展專業領域,強化亞專科建設,創傷科、心胸血管外科、心血管病科、普通外科、肛腸外科、泌尿外科、蛇傷科等分別成立亞專科,向“高精尖”更進一步邁進。新開設老年病科,增開中醫皮膚病預防保健、醫療美容、兒童哮喘、兒童脾胃病專科門診業務,呈現多學科齊頭并進的態勢。更可喜的是,在全球乳腺外科領域,第一次以中國姓氏命名了一種手術方式——卓氏乳腺腫瘤整形技術。該技術以原創性研究成果在知名權威醫學期刊SCI&EI《醫學外科年鑒》上發布。
醫院以重點專科為抓手,對口支援2家縣中醫醫院和40多家專科聯盟單位,提升醫院輻射能力;同時持續發揮重點專科的示范引領作用,乳腺科獲批“國家癌癥中心乳腺癌規范診療質控試點單位項目”,進一步規范乳腺癌診療,提升乳腺癌患者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目前乳腺科形成的“桂林模式”已成為國內同行學習效仿的典范,僅2023年,醫院就迎來了近20家醫療機構前來參觀交流。
集聚專業人才,鋪就強院之路。市中醫醫院塑造了一支具有高度凝聚力和良好職業素質的醫療隊伍,培養了一批德才兼備的專業技術人才:有國醫大師林毅老院長(現廣東省中醫院出診),當選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的廣西名中醫、婦科湯莉主任醫師,入選全國中醫臨床優秀人才研修項目培養對象的桂林市名中醫、風濕病科戴小良主任醫師,榮獲桂林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的乳腺科卓睿主任醫師。今年12月,卓睿、凌文津還獲得了廣西名中醫稱號。林毅傳承工作站、中醫扶陽流派傳承工作室落戶醫院,張建德創新工作室獲得自治區命名,廣西名老中醫李志英名中醫工作室順利通過自治區驗收,湯莉、靳嘉昌名中醫工作室正加快建設中。醫院目前擁有國醫大師1名,桂派中醫大師1名,廣西名老中醫3名,廣西名中醫7名,桂林市名中醫15名。
中醫要精,傳承是關鍵。“師帶徒”是中醫傳統的傳承方式,也是繼承名老中醫衣缽、發展中醫藥事業和培養中醫藥人才的重要方式。通過師承相傳,可以使名老中醫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積累下來的寶貴經驗世代相傳。醫院多次舉辦師承儀式,啟動人才培養“杏苗計劃”,為青年人才搭建廣闊發展平臺。
與此同時,醫院以科技創新、科教協同發展為舉措,持續刷新科研、教學新高度。全國規培年度水平測試2023年排名全國第六、全國地市級醫院排名第三,連續四年蟬聯廣西第一。在廣西中醫住培臨床能力競賽上醫院也斬獲多個獎項,連續三年被評為“實習工作先進單位”。三年來,醫院共獲批桂林市人才小高地項目3項、廣西中醫藥重點研究室1項。
傳承中醫藥瑰寶打造中醫藥文化特色名片
特色是醫院生存的根本,必須把醫院工作重點放在專科專病的建設和發展上,只有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才能發展壯大。于是“以特色求生存、求發展、求壯大”便作為市中醫醫院的辦院方針被確立下來,立足于“院有專科、科有專病、人有專長、治有專法、法有專方、方有專藥、藥有專效”的發展思路,把有一定優勢和知名度的乳腺病、骨傷、內分泌、康復醫學科、腦病科、婦科、兒科、針灸科、推拿科等專科作為重點建設對象,充分發揮傳統醫學與科技相結合的優勢,不斷開拓創新,突出重點和特色,打造金字招牌。
醫院的專病建設重在獨到的醫療方法,在治療方面除做到“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內外兼治,中西并重”外,還著重體現“新”和“特”,逐步形成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的中醫特色專科專病診療優勢。經多年研究和臨床實踐,使每一個專病都有相應的系列方藥與之配套,如乳腺專科系列、兒科系列、皮膚專科系列、骨傷專科系列……現有院內制劑品種54種,其中中藥制劑48種,這些“明星制劑”廣受市民群眾的歡迎。醫院以科研創新為引擎提升醫院制劑研發核心競爭力,加強以中醫藥制劑為基礎研制中藥新藥,已連續4年成為廣西中藥壯瑤藥制劑孵化基地。
民以食為天,百藥在其間。近年來,醫院積極推動中醫藥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研發了熱菜、湯品、粥品飲料、涼菜四大類160余種藥食同源的中藥藥膳,以實際行動推動國醫藥膳的傳承創新,在引爆舌尖味蕾的同時讓本草芳香飄向八桂大地。醫院推出的4個藥膳作品獲自治區中醫藥局等4部門評選為廣西“十大藥膳”“區域民族特色藥膳”。主編了《桂膳怡方》具有桂林菜系特色藥膳圖冊。藥膳作品還在廣西第一屆中藥壯瑤藥藥膳大賽中斬獲個人一等獎兩項,并獲得大賽團體獎三等獎。在桂林市第一屆中藥壯瑤藥藥膳大賽中榮獲一等獎。
市中醫醫院不僅是中醫藥人才的搖籃,更是中醫文化有力的傳承推廣者。醫院用心打造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把中醫文化融進環境里,院內的中醫藥文化主題公園、名醫名家塑像群、文化連廊等,已然成為醫院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營造了濃厚的中醫藥文化氛圍。通過中醫藥文化進校園、進基層、進企業、進機關、進社區等“五進”系列活動,中醫藥文化的社會影響力和社會傳播力持續擴大。
如今,內病外治、冬病夏治、冬病冬治等中醫藥的傳統精華,在市中醫醫院可謂發揮得淋漓盡致。“三伏”“三九”來醫院敷貼治療哮喘、過敏性鼻炎、風濕病、凍瘡等的患者逐年遞增,中醫這一獨特的醫療手段已被廣大患者所認可。
打造中醫國際交流窗口讓中醫文化走向世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醫藥學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中醫藥不僅僅是一門解除疾痛的醫學或技術,更是一門包含著中國傳統文化和哲學智慧的科學。
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樂于了解、學習中醫文化。借助桂林豐富的旅游資源及國際合作優勢,市中醫醫院積極開展中醫藥文化國際交流與合作,讓中醫文化成為中外溝通的橋梁,帶動和推進桂林市中醫藥事業振興發展。
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市中醫醫院就已邁出中醫學對外交流的步伐,先后派出專家赴亞洲、歐洲、美洲等開展援外醫療、學術交流、講學、臨床指導及開診,傳播中醫文化。
近年來,醫院乳腺科和內分泌科與德國建立了長期交流合作的關系,雙方每年互派專家進行交流學習,不僅促進了醫院乳腺病及糖尿病防治水平緊跟國際前沿,同時通過交流也傳播了中醫藥文化。隨著與東盟國家交流增多,也促進了彼此在傳統醫學上的相互學習和借鑒,合作前景廣闊。
經過多年對外交流,桂林市中醫醫院與桂林醫學院合作,成立了“讀懂中國”實踐教育基地,為留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中醫藥學習、體驗和臨床實踐活動。醫院成立了中歐乳腺專科護士培訓學校,簽約成為瑞士華夏中醫學校實習基地,還吸引了海內外醫療機構及學生來院交流,派遣多名骨干到國(境)外醫療機構指導開展中醫診療技術。醫院名譽教授、德國專家亨寧·李特(Henning Ritter)獲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表彰,被授予2022年度廣西“金繡球友誼獎”。
新院區建設再添新引擎蓄勢新一輪騰飛
推動中醫藥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既是發展趨勢,更是人民期盼,正當其時、恰逢其勢。近年來,市中醫醫院持續推進基建項目,為醫院實現跨越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部院區、崇信院區、城北院區、橫塘院區等8個項目工程的建設,全面提升了基礎設施的服務檔次和接待能力,不斷滿足群眾對健康服務的需求。
作為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重點中醫醫院項目庫單位、國家中醫特色重點醫院建設項目,城北新院區即將落成,屆時將填補桂林城北三甲醫院的空白。未來,醫院將形成“一院三區一中心一園區” 的全新格局,打造成集臨床、科研、教學、中醫康養、康復理療、國際合作六位一體的桂北中醫診療中心、國際旅游中醫醫療保健中心,有效帶動全市大健康產業和中醫藥產業做大做強,為全市乃至桂北地區群眾提供更優質的中醫健康服務,助推桂北地區中醫藥產業振興發展。
65年的變遷,半世紀的跨越,超過一甲子的碩果累累,打開桂林市中醫醫院新一輪的規劃藍圖,未來的桂林市中醫醫院將朝著“以維護人民健康為中心,以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和水平為重點,以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為基礎,以專科專病建設和科技創新為支撐,以打造“二中心一基地”(即自治區級區域中醫醫學中心、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桂北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基地)為發展定位,堅持中醫領先、中西醫并重,堅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實行體現中醫藥壯瑤醫藥特色的現代中醫醫院管理制度,奮力開創醫院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目標勇毅前行!(詹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