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時間拼技術讓斷指“復活”
創傷一科做手足顯微修復的“精雕工匠”
手足對于人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保衛斷離的手足,如何精準縫合僅有0.2-0.3毫米的血管,考驗著手足外科團隊的精細化操作。桂林市中醫醫院創傷一科攻克一個又一個醫學骨科難題,伴隨“針線”飛舞,令許多患者在此得以康復。
顯微鏡下“移花接木” 再造完美新足背
近日,60歲付大爺騎摩托車摔倒在地,右足背被摩托車排氣管深度燙傷皮膚,四天后,傷口感染嚴重皮膚壞死,遂到我院創傷一科就診。醫生就診時發現付大爺燙傷處皮膚壞死嚴重缺失,導致右足背“筋”外露,若不修復可能會導致嚴重感染,即使能控制感染,不修復破損部位,也將給大爺帶來諸多生活上的不便,如不能穿鞋,不能下水,走路疼痛不適等。
付大爺入院后,醫生立即給患者進行抗感染處理。馬存義主任組織團隊進行充分的術前討論,設計對患者最有利的皮瓣修復方案。經科學討論研究后,準備利用患者小腿后內側游離穿支皮瓣精準修復足背創面,同時最大限度降低取皮部位的損傷。雖然小腿后取皮瓣損傷小且隱蔽,但因患者年齡偏大,行游離移植風險較大,仍然存在不小的挑戰,創傷一科手顯微修復團隊制定了科學的手術方案,術中再給予以默契配合,憑借精湛的顯微外科技術最終順利完成了游離皮瓣手術,術后皮瓣成活良好,取皮部位直接閉合無明顯疤痕且隱蔽美觀,付大爺生活恢復至原來狀態。
拇指絞斷 醫生妙手接“活”
30歲的李先生不小心被機器絞傷,導致右拇指皮膚脫套毀損,完全絞斷,血淋淋的手和露出的骨頭讓患者和家人心焦如焚。如不能將皮膚“救活”,那拇指的骨頭也將逐漸慢慢變黑壞死,患者將失去右手最重要的大拇指,右手功能將失去一半,情況十分糟糕。李先生隨家人連夜趕到我院創傷一科就診,醫生檢查病情后,立刻準備急診手術,以最快的速度將患者送至手術室,創傷一科手顯微修復團隊不放棄任何一絲希望,終于在在顯微鏡下檢查發現患者受損的掌側皮膚內找到一根極細小毛細血管,這是患者手指存活的唯一希望,顯微修復團隊在深夜打起十二分精神,經過“精雕細琢”,終于在顯微鏡下成功將這根細小血管接通,成功保住了拇指。現在李先生右手活動功能良好,恢復如初。
保護肢體 及時止血 盡早救治
顯微修復是指使用光學放大設備(顯微鏡、放大鏡)進行精細手術,比如手指完全離斷了,通過顯微修復技術將細小的血管神經修復,使手指復活,恢復功能和外觀;再比如某一部位皮膚缺損通過高超顯微技術取另一部位皮膚組織進行修補。顯微修復對醫務人員的專業程度和技術方面要求非常高,血管、神經、肌肉、骨骼、皮膚等都需要得到迅速及時修復。8小時內是黃金救治時間,一旦缺血時間過長,即便予以修復,肌肉也是不可逆的壞死,難以復活,等于再植失敗,所以要求手術大夫不僅要有高超的顯微外科和修復重建的技術,更考驗技術水平的嫻熟程度、操作的快捷性和應急處理能力。
自創傷一科成立以來,顯微外科在斷指再植及創面修復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對傷情復雜、再植難度較大的特殊類型斷指再植方面有了創新與突破。創傷一科能夠在斷指再植的同時實施組織移植,讓再植與修復重建結合起來,使斷指再植向高層次發展,這顯示了創傷一科顯微修復技術的極高水平。
桂林市中醫醫院創傷一科溫馨提醒:如果生活中不慎發生意外,造成手指離斷,要在第一時間將離斷指體用保鮮袋密封,用冰塊低溫保存(注意勿直接接觸冰塊)后立刻送往醫院,傷口可以作簡單包扎止血,在8小時以內能進行再植。
科室簡介
桂林市中醫醫院創傷一科,其前身是創傷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專科,是市內最先開展創傷急救綠色通道系統的專科。科室開展的主要業務有上肢創傷骨科、骨盆骨折、老年髖部骨折、脊柱創傷骨折、小兒骨科、手足顯微創面修復。
目前創傷一科能開展的手足顯微修復手術有:
1.斷指(肢、趾、腕、掌)再植、手指再造;
2.游離(骨)皮瓣移植修復皮膚軟組織(骨)缺損傷;顯微外科技術保髖治療;
3.四肢周圍神經、血管、肌腱斷裂的顯微修復;
4.手部骨折或缺損、關節脫位的修復;
5.手部畸形或疤痕攣縮的矯形、功能重建;
6.燒、燙傷、熱壓傷的治療;疤痕、腫瘤、慢性創面的修復;
7.周圍神經卡壓綜合癥的診治;
8.手部腫瘤/感染性疾病的治療。
(詹金容 胡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