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病后多汗?我院兒科“止汗貼”有奇效
在醫院兒科門診里,經常見到因出汗多就診的孩子,大汗淋漓的癥狀讓家長很是擔心。小兒多汗應分清生理性和病理性多汗。生理性多汗不用緊張,如果是病理性的多汗,就預示寶寶身體出現了問題,家長們需要警惕。
由于兒童生長發育迅速,代謝旺體,皮膚含水多,微血管分布較多,因此出汗較成人多。如天氣炎熱、衣著過多過厚、劇烈運動后、情緒緊張、進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喝奶等引起的多汗,都可以看作生理性多汗。
病理性多汗是指在安靜狀態下、正常環境中,全身或局部汗出過多,甚則大汗淋漓。病理性多汗分為自汗和盜汗,自汗是指不論白天、黑夜,稍活動就出汗者。盜汗則是指睡眠中出汗,醒后汗止者。
由于兒童發育尚不完善,病理性多汗多以虛證為主。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生完病后睡覺時特別容易大量出汗,尤其是一些罹患某些慢性疾病、反復呼吸道感染、營養不良疾病的小兒容易大量出汗,甚至把衣服、枕巾都浸濕了,這些都屬于虛汗。針對這部分兒童,可每晚采用穴位貼敷療法,使用我院兒科“小兒止汗貼”睡前外敷神闕穴晨起取下。該中藥方小兒止汗貼具有收澀止汗、健脾益氣功效,適用于汗證,連用五天一個療程,可治療兒童汗多癥狀。
4歲的斌斌寶寶因支氣管炎口服抗生素治療了7日,雖咳嗽好了,但夜間入睡后總是大量出汗,把衣服、枕巾都浸濕了,家長每晚都要給斌斌更換2-3次衣服,嚴重影響了寶寶的睡眠,家長也很辛苦,可夜間不換衣服,寶寶又容易復感,家長甚是苦惱。聽說我院有止汗貼,趕緊將寶寶帶至醫院就診,醫生給予斌斌施用 “小兒止汗貼”睡前貼敷神闕穴治療,貼敷當天晚上汗出明顯減少,第3天夜間,斌斌寶寶入睡出汗癥狀已消失。
小兒穴位貼敷屬于“自然療法”、“綠色醫學”范疇,這種治療方法簡單易行,毒副作用少,不僅避免了患兒服藥打針的痛苦,家長容易接受,而且經濟實用、療效確切。中藥敷貼療法是將中藥膏劑敷貼于身體的某一部位(穴位),運用中藥歸經原則,以氣味具厚藥物為引導,率領群藥,開結行滯直達病灶。敷于體表的中藥膏劑可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滲透達皮下組織,在局部產生一定藥物濃度,從而發揮較強的藥理治療作用。中藥穴位貼敷療法是中醫非常有特色的一種治病方法,也是我院兒科開展得最早、接受治療人次最多的中醫外治療法。 (鄧琴 陽榮秀 詹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