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重建血管通路 暖心守護患者就醫路
腎病科血管通路團隊運用動靜脈內瘺自體血管橋接術拯救七旬患者“生命線”
近日,我院腎病科血管通路團隊在血管通路技術領域勇攀高峰,成功為一名四處求醫、且有7年透析齡伴右上肢動靜脈內瘺術后前臂腫脹長達5年的七旬透析患者解除了腫脹手,拯救了患者的“生命線”,為患者解決了多年困擾,獲得患者及家屬的高度贊揚,也標志著我院腎病科血管通路技術水平保持業內領先水平。
72歲的黃奶奶于7年前在我市一家綜合三甲醫院進行了右上肢自體動靜脈內瘺術,后回當地縣醫院使用該內瘺進行規律血透,但5年前出現內瘺側前臂腫脹、疼痛、透析時止血困難等問題,因前臂腫脹嚴重,手背皮膚時有破潰流血,尤其是透析后出現手背皮膚破潰噴血癥狀,患者痛苦不堪,幾乎跑遍桂林市各大醫院救治,有的醫院建議其關閉內瘺行頸內靜脈置管透析,但患者考慮到置管感染風險大、不美觀,影響日常生活而放棄,有的醫院給患者行腔內介入手術(PTA術式),但效果不佳。近期黃奶奶癥狀明顯加重,慕名來我院就診,經腎病科血管通路團隊蔣背樂副主任醫師仔細檢查發現患者右側內瘺肢體腫脹原因是右側頭靜脈在肘部明顯塌陷,在流出道受阻情況下導致前臂頭靜脈瘤樣擴張巨大,血液在肘部經穿靜脈入肱靜脈回流,從而導致前臂血液回流受阻,壓力增大導致前臂腫脹、手背滲血甚至噴血情況出現。
在腎病科熊有明主任的指導下,血管通路團隊經過詳細檢查及認真分析,充分討論后決定給患者行右側內瘺自體血管移植術+動靜脈內瘺切除重建術+瘤體塑形術,重建患者自體動靜脈內瘺流出道,經過3個多小時的手術,手術非常成功,術后第二天即可使用內瘺透析,流量好,第三天腫脹手基本恢復至原狀,與健側相當。黃奶奶非常滿意,連連稱贊說:“要是早來桂林市中醫醫院腎病科就好了,我也不用受這么多年的痛苦了”。
隨著我國醫療保障水平提高及透析技術的進步,透析患者數量年增長超過10%,透析患者生存期明顯延長。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賴以生存的“生命線”,透析能否順利進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條血管通路是否暢通。而自體動靜脈內瘺是維持透析患者最重要的血管通路,因此維持這條通路的良好功能至關重要,我院腎病科血管通路團隊在血管通路方面經過多年鉆研學習,經驗豐富,能解決諸多疑難血管通路方面的技術難題,在桂林市享有盛譽。(腎病科/詹金容)
術后第三天,腫脹手消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