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脾胃肝病科成功開展胃底靜脈曲張內鏡下組織膠注射術
近日,我院脾胃肝病科為一例肝硬化伴胃底靜脈重度曲張破裂出血患者成功開展胃底靜脈曲張內鏡下組織膠注射術,這標志著脾胃肝病科在內鏡治療技術方面再上新臺階,為消化道出血患者再添一重保障。
45歲的莫先生1個月前開始出現腹部脹大、乏力,皮膚及鞏膜黃染,雙下肢浮腫,當時未予重視,后病情逐漸加重,并出現解黑便,每天2-3次,腹脹明顯,為尋求治療遂到我院就診。
經脾胃肝病科付青云醫生檢查和問診,原來莫先生還患有慢性乙肝疾病10余年,已發展成為肝硬化失代償期,脾大、腹水,胃底及食管靜脈重度曲張,門脈高壓性胃病,并出現胃底靜脈重度曲張破裂出血,病情非常危重。付青云醫生立即給予輸血、抑酸護胃止血等對癥治療,患者出血暫時停止,李鐵強主任帶領醫師團隊迅速同步進行科學評估,考慮到患者胃底兩條血管仍可見破損口,再出血風險極高,一旦發生會危及生命,需及早進行干預治療。經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后,經驗豐富的唐貽恒醫生為該患者開展了胃底靜脈曲張組織膠注射術,手術過程非常順利,術后患者血紅蛋白穩定,在醫護人員的精心呵護下,目前已康復出院。
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具有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預后差的特點,死亡率極高。還是肝硬化、門脈高壓患者嚴重并發癥之一,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嚴重威脅病人生命。而早期采取及時有效的止血是治療的關鍵。胃底靜脈組織膠注射栓塞術是使用組織膠注射入曲張靜脈中,栓塞曲張靜脈達到止血或預防出血的治療效果,能有效治療胃底靜脈曲張出血的患者,減少患者再出血率及死亡率,該技術創傷少、療效確切,同時需要嫻熟的內鏡操作技術,對操作者要求很高,注射過程要求“準”而“快”。該技術的開展,對于治療和預防肝硬化最危險的并發癥(消化道大出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改變了以往此類患者需要借助外科手術或介入治療的窘迫狀況,為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患者帶來了一線生機,極大提高了我院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治水平。
近年來,脾胃肝病科先后派遣多名骨干力量赴南方醫院、鼓樓醫院、中山醫科大附院等國內消化內鏡領先的醫院進修消化內鏡診療技術,科室消化內鏡技術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在消化道早癌診療、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內鏡干預上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各種內鏡診療項目量得到快速增長。
據悉,3月以來,脾胃肝病科還為一例直腸側向發育腫瘤患者進行了內鏡粘膜下剝離術(ESD),該技術屬于內鏡下四級手術,對于消化道粘膜內癌具有根治效果,且患者無需外科手術,術中幾乎無出血,術后恢復快,保持了腸道完整功能,達到了真正的“超級微創手術”。這項技術的開展更是為消化道早癌患者帶來了福音,也是脾胃肝病科團隊高超技術的體現。(詹金容 易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