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病科成功開展首例心臟再同步治療及埋藏式自動復律除顫器CRT-D植入術
該技術處于桂林先進水平
近日,我院心肺病科成功為一名擴張型心肌病、慢性心功能不全伴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的患者實施了首例心臟再同步治療及埋藏式自動復律除顫器CRT-D植入術。CRT-D技術的成功開展,不僅挽救了患者生命,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標志著我院在治療重度心衰領域邁上了新臺階,同時也標志著我院心肺病科介入技術處于桂林市先進水平。
56歲的蔣先生近半年來反復出現胸悶心悸氣喘、下肢水腫、活動受限,多次住院治療,被診斷為擴張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雖經優化抗心衰藥物治療后,癥狀仍無明顯改善,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蔣先生到我院心肺病科就診后進行住院治療,經進一步完善檢查,發現患者左心室擴大,左心收縮功能顯著降低,射血分數(EF值)僅為22%。心電圖QRS波寬度達到160毫秒。在科主任阮威君組織下,張偉主任醫師、姜世平副主任醫師、李欣蔚主治醫師就患者病情進行了充分的討論評估,患者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左右心室不同步收縮而加重心衰,所以單純藥物治療很難控制病情。而且患者左室EF值僅22%,極易發生惡性心律失常,存在極高的猝死風險,建議進行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改善心功能,并植入自動復律除顫器以預防心臟性猝死。
我院心肺病科張偉主任醫師是廣西知名起搏器專家,心肺病科介入團隊對各種疑難重癥心臟病的診斷及治療有著豐富經驗。7月12日,心肺病科介入團隊給予蔣先生成功實施了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及心臟自動復律除顫器植入術,手術非常成功。術后測試患者各項指標均已好轉,達到了預期效果。術后第三天蔣先生順利康復出院。
心力衰竭是目前心血管領域尚未被攻克的“堡壘”之一,是造成死亡的最主要疾病之一。終末期心衰患者往往存在心臟運動不同步、惡性心律失常等,藥物治療效果差。而CRT-D技術結合了心臟再同步化治療起搏器和埋藏式心臟自動除顫器的雙重功能,可以讓擴大的心臟在一定程度上恢復左右心室收縮的協調性,最大程度改善心臟做功的效率,逆轉左室重構,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與此同時通過自動識別并終止惡性心律失常,進而達到預防或降低惡性心律失常導致的猝死,降低患者病死率。但是這種介入治療手術過程非常復雜、難度很大,是目前起搏器及除顫領域中的“終極挑戰”,代表著起搏技術和慢性心力衰竭治療領域的“珠峰”。手術醫生必須同時具備較高的心臟電生理標測導管操縱、心臟起搏器安置操作以及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手術等多項技術的高超技能。目前桂林市每年開展此類手術的例數并不多。
心肺病科介入團隊成功實施CRT-D手術,標志著我院已具備獨立開展該類介入手術的能力,對疑難復雜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水平進一步提升。心肺病科醫護團隊將不斷總結經驗,開拓創新,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力爭為更多的心臟病患者服務。(劉永光 詹金容)